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周末专家河北行】燕山大学第二届京津冀物理、智能制造科普报告

时间:2025-09-12 点击:


报告专家:曹则贤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7日10:00-12:00

报告地点:理学楼C10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曹则贤, 男, 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至今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至美无相》,Thin Film Growth,《一念非凡》,《得一见机》,《惊艳一击》,《磅礴为一》,《量子力学-少年版》,《相对论-少年版》,《云端脚下》,《军事物理学》,《哲人思》,《黑体辐射》,《物理视角读唐诗》; 2019年-2024年开办过跨年科学演讲。

报告简介:

量子力学:哥廷恩出品

虽然产自瑞士的薛定谔波力学和产自英国的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力学是一般文献中的量子力学主体,依然不妨说量子力学是哥廷恩的产品,从思想、概念与数学方法上它都是源自哥廷恩。哥廷恩大学毕业的黎曼首次于1854年将Quanta的概念引入几何,1893-1900年间哥廷恩大学毕业的维恩利用Energiequantum (能量量子), Arbeisquantum(功量子), Wärmequantum(热量子)的概念研究黑体辐射。携一众弟子构造了原子物理/量子论的索末菲是在哥廷恩的克莱因门下做的Habilitation,其1919年的Übermechanik (超力学)可以说是量子力学概念的前身。1924年,哥廷恩大学希尔伯特和库朗合著的《数学物理方法》面世,同年玻恩提出了“Quantenmechanik (量子力学)”一词,约当在玻恩门下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25年,在哥廷恩作为玻恩助手的海森堡将克拉默斯色散关系改造成了量子形式,玻恩-约当构造了矩阵力学。玻恩懂矩阵代数是因为此前闵可夫斯基专门派人辅导他矩阵知识以备研究相对论用的。约当还是提出量子场论和量子生物学的第一人。 1926年玻恩提出了薛定谔波函数的概率诠释。1927年在哥廷恩进修数学的冯∙诺依曼开启了量子力学公理化,特别是提出了希尔伯特空间的概念。哥廷恩大学毕业的外尔解了氢原子问题的薛定谔方程,并将群论应用于量子力学研究,另一位将群论应用于量子力学的维格纳那段时间在哥廷恩做希尔伯特的助手。 其他的对量子力学建立有贡献的如泡利等也都和哥廷恩有渊源。一句话,量子力学这样的一门哲学意义深厚的数学物理只能是哥廷恩出品。

物理视角读唐诗

 诗的内容不外乎是写景叙事抒情言志,不管格律体裁如何,总要合乎自然之理才算得上好诗。唐诗是老祖宗给我们中国人留下的文化瑰宝,唐诗中的许多经典名句要从物理学的角度细品才见其何以为佳作,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白居易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张若虚的“捣衣砧上拂还来”,等等。特别地,杜甫的“物理固自然”还提供了物理学最贴切的定义。本讲座撷取唐诗中具有关联物理内容的名篇43首,分享一些名句背后有趣的物理现象与原理。


报告专家:孔祥明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7日14:00-16:00

报告地点:理学楼C10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孔祥明,现任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发展联盟成员,天津市物理学会理事、实验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科普思政研究会理事。

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4篇,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评比一等奖,2022年获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学仪器评比一等奖。

《物理与工程》青年编委、《物理实验》审稿人。

报告题目:  《美丽的光学现象》

报告简介:互动物理实验低成本学具-光栅卡片、偏振卡片观察互动实验-光谱分析偏振艺术等

可视化突破:利用纹影技术直观演示溶解、热对流等中小学核心知识点;


报告专家:孙佩雄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7日16:00-18:00

报告地点:理学楼C10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孙佩雄,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原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院校物理演示实验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教学仪器行业协会实验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关工委老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

主要从事“物理课程教学论”、“科普宣传”、“馆校结合”等方面的研究,从事物理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三十余年。主持了物理演示实验室、“物理好玩儿”科学探究馆的搭建工作。承担着本科生实验开发和创新课程的教学和优秀生培养工作。多年从事科普宣传工作,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科普教学中,采用“玩”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采用动手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主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在《物理教师》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小制作 大智慧》、《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训练》等著作。研制的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多次获奖,主持完成科普科研项目多项。举办过多次校园科普活动,成立了天津市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多次为全国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授课,并为全国中学生进行多场科普讲座。

报告题目:  《生活中的物理》

报告简介:物理不是课本里的公式,而是藏在每天的生活中的存在。带学生们发现日常生活里的物理原理,让物理“看的见.摸得着”。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燕山大学理学院版权所有

邮编:066004 联系电话:0335-8057027